齐桓公称霸浙江股票配资平台,鲁庄公想要结好齐国,所以娶了齐桓公侄女哀姜并且列为了夫人,哀姜没有儿子。哀姜的妹妹名叔姜,她为庄公生下了儿子开。
在各诸侯国并立的历史背景下,以大诸侯国为核心的政治邦交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特色,外交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诸侯国能否在春秋社会中立足。
文 | 道总有理
前几日,民生银行的股价经历了小小的起伏。
11 月 18 日,民生银行披露重要股东增持公告,新希望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该行,增持后的持股比例将超过 5%,成为该行第四大股东。这一消息让民生银行股价连续两天上涨。
18 日当天更是创出去年 5 月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7.43%。19 日收盘再次上涨 2.72,两个交易上涨了 10%。但是,仅仅飘红 2 个交易日,20 日— 22 日,民生银行的股价便开始连续三个交易日收跌,累计回撤 7.13%。
截止 11 月 25 日,该行股价收于 3.89 元,较 2014 年 12 月最高点(前复权)下跌约 35%。
作为民生银行的创始股东之一,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与民生银行关系匪浅,此前他持续减持,总持股比例低于 5% 的举牌线,如今突然增持,多少让人有些意外。
但意外之余,市场对于民生银行的未来,似乎依旧没有提高预期。因为在很多人看来,刘永好此番进击举牌,只是为了扩大在民生银行中的话语权。
可面对深陷泥潭的民生银行,刘永好能否利用话语权改变其所处的困境,目前仍未可知。
爬不出房地产的"深坑"
今年,民生银行再次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降的难看财报。
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银行,从风头无限到如今的艰难度日,往前追溯,可以发现这个转折点在 2020 年。
2020 年,民生银行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,跌幅约 36%,同期不良贷款总额 700.49 亿元,增幅 28.69%。往后,民生银行迎来了连续三年的业绩下滑,根据财报,2021 年— 2023 年,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-8.73%、-15.60%、-1.16%;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0.21%、2.58%、1.57%。
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,很多人或许还记得。9 月,网上突然传出一份恒大集团的"求救信",引爆地产圈,这个房地产行业曾经的"巨人"就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,几乎所有房企紧跟着暴雷,摔倒在一片惊呼之中。
恒大事件发酵,与恒大存在交易来往的银行纷纷被挖出,民生银行出现在被列出的银行首位,作为恒大最大的银行债主,对其债务规模高达 293 亿元。但民生银行的地产圈朋友不止许家印一个,从 2015 年起,民生银行开始和房企频繁建立合作,包括正荣、阳光城、金科、佳兆业、宝能 …
当时时任董事长的洪崎,激进地增加了在地产行业的贷款额,2019 年,房地产业贷款占比居首位,为 13.66%,民生银行资产规模也膨胀到 6.68 万亿元。可谁也没想到,房地产大动荡就在前面等着它。
民生银行一股脑儿扎进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中,是银行普遍与房地产巨头捆绑的一个缩影,不过它之所以大胆冒进,和其背后的大股东们或许有些关联。尤其是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,这位在国内构建起庞大金融帝国的大佬,原本就是靠房地产业务迅速积累起财富,进而把手伸进了更加暴利的金融产业。
而民生银行在一定程度上,扮演了"提款机"的角色。
2006 年,卢志强当选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后,泛海系被曝光了约 33 亿元的关联贷款,金融危机的时候,他靠减持套现约 45 亿元,撑过了凛冬。2020 年末至 2022 年末,泛海系一度是民生银行贷款规模最大的关联方,贷款余额更是连续 3 年超过 210 亿元。
如今,这些钱成了民生银行的难言之痛,泛海系的暴雷,让其对民生银行的巨额欠款已然力不从心。
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已然是大势所趋,而民生银行至今仍被困在房企暴雷带来的债务危机之中。2020 年末至 2023 年末,民生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 30.4 亿元、95.74 亿元、155.45 亿元、170.38 亿元,对应的不良率分别为 0.69%、2.66%、4.28%、4.92%,两项数据都是逐年增长。
民生银行需要一个强势大股东?
对于银行业长期看好,是新希望举牌民生银行给出的解释,可刘永好在民生银行的起起伏伏以及与其他大股东的明争暗斗,让这次举牌看似没有那么简单。
1999 年至 2000 年的一年多时间里,民生银行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股权大变更,此次股权变更后,民生银行持股数量排行前三位的股东变成了:新希望、东方集团和泛海集团,刘永好、张宏伟、卢志强自然成了当时市场公认的民生银行股东"三巨头"。此后尽管民生银行的股权变动非常频繁,可这三人作为民生银行的元老级人物,地位依旧稳固,看似三足鼎立。
但中间也发生了点小插曲。2006 年,刘永好一度被踢出局,直至 2009 年,新希望增持,他才又重归董事会。
而今新希望举牌,摆在刘永好面前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:民生银行与泛海系撕破了脸皮,卢志强也消失在董事会的名单里,而另一位以相似的方式也"塌房"了,东方集团今年接连"暴雷",至 2023 年,负债总额达 490.28 亿元,其中欠了民生银行 98.89 亿元。换句话说,原来的三位元老,只剩下了刘永好一个。
这也难怪外界纷纷质疑刘永好是在谋求民生银行的控制权。但谋求更大的控制权,对刘永好及新希望而言,有些力不从心。
因为新希望本身也是负债累累。自 2016 年以来,新希望的总负债便逐年上升,资产负债率更是从 31.65% 增长至今年第一季度的 74.02%。2020 年 -2023 年,新希望的总负债分别为 580.73 亿元、862.55 亿元、929.64 亿元和 936.8 亿元,节节攀升。
另外,2024 年 3 月末,新希望货币资金为 109.37 亿元,短期借款为 188.67 亿元,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 86.47 亿元,长期借款甚至高达 264.65 亿元。
卢志强、张宏伟带给民生银行的一堆坏账,还牢牢压在头顶上,新希望的负债虽然比不过泛海系和东方系,可如果刘永好在民生银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,谁也无法保障民生银行会不会继续成为大佬的"提款机"。
相比卢志强、张宏伟等人,搞实业的刘永好看似更谨慎也更务实,在其他人拿着银行的钱,沉迷于资本游戏时,刘永好反而退避三舍。不过这几年,养猪及饲料的主营业务越来越亏,新希望的利润几乎都由投资回报支撑起来的,而民生银行正是新希望最大的投资对象。
今年中报数据显示,新希望营业利润为亏损 13.11 亿元,这是在实现了 10.2 亿元投资收益的前提下,而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则在其中贡献了 9.4 亿元。
刘永好曾对外表示,"民生银行没有绝对大股东,优点是没有大股东控制、关联交易相对较少,缺点也是没有一个大股东全身心为其投入。"如果可能,刘永好会是那个全身心投入的大股东吗?
重新押宝小微企业还来得及吗?
民生银行曾一度成为了股份制银行的老大。2013 年 2 月 4 日,民生银行收盘市值 3270 亿元,招行收盘市值 3140 亿元,民生银行首次超越招行,坐上股份行老大的宝座。而如今,招行远远地把民行甩在了身后。
从 2024 年三季度来看,以营收和净利润衡量,民生银行均排在股份制银行的第七位,处在中下水平。在净利润上,招商银行的净利润已经来到了 1140.39 亿元,是十年前的两倍还多,在股份制银行中可谓遥遥领先,但民生银行的净利润仅为 307.16 亿元,比十年前的 347.3 亿元还低。
民生银行的高光时刻,其实不是集结了地产圈的大佬们,而是靠着给小微企业放贷,一路狂奔。有数据显示,截至 2013 年年末,该行零售业务分类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 4000 亿,小微客户总数达到 190.49 万户,2014 年又大幅涨至 291.19 万户,这让民生银行有了个"小微之王"的称号。
在接连踩了房地产、金融等行业巨头的坑之后,重回小微企业会是民生银行的新选择吗?
三季度末,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 79.8 万亿元,其中单户授信总额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32.6 万亿元,同比增长 14.7%。
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,中小微企业整体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。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与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》,2024 年三季度,样本企业盈利水平指数为 71.4,较上季度微升 0.4,结束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的趋势,而营收增速指数为 53.0,较上季度微跌 0.5,较去年同期的 58.0 下降 5.0,显示增长停滞的情况仍未明显改观。
更重要的是中小微企业的信心不足。除大湾区外,各地样本企业未来市场预期均有所下降。2024 年三季度,京津冀、长三角地区样本企业市场预期指数分别为 71.5 和 68.1,较上季度分别下降 0.3 和 1.5,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3.6 和 1.1。
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增长乏力,也是民生银行要面对的问题。2022 年,民生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为 8.76%,2023 年,增幅提升到 11.51%,但今年前三季度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仅 6.79%。当初,民生银行抓住了金融危机后中小微企业高速成长、成为中坚力量的时机,才在股份制企业中异军突起,如今中小微企业的增长活力尚未恢复,被接连暴雷搞得焦头烂额的民生银行,看似找不到新的增量。
民生银行与其他银行不同,它的诞生就是服务于民营企业,这也决定了它背负着比其他银行更大的风险。尤其是近两年,深陷债务危机的巨头们越来越多,民生银行总是精准"踩雷",而原本大佬们给其加持的光环,似乎也变成了沉重的代价。
民生银行想要重回第一梯队,还需要新的契机。
【道总有理,曾用名歪道道浙江股票配资平台,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。本文为原创文章,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。】